土木工程自考本科资料
来源:湖北专升本网 阅读人数:1277 时间:2024-07-04 21:51
土木工程自考本科资料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顺生、李 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卫兴华、赵家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 0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4 0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3 《工程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孙洪祥、柳金甫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 02198 线性代数 3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 魏战线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 00420 物理(工) 6 《物理(工)》 吴王杰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含实验1学分
7 02275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4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曲俊华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年 含实验1学分
8 02439 结构力学(二) 6 《结构力学》 张金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学位课程
9 08458 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4 《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李远富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年
10 02448 建筑结构实验 3 《建筑结构实验》 姚振纲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含实验1学分
11 02404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3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王铁儒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学位课程
12 02442 钢结构 5 《钢结构》 钟善桐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含实验1学分
13 03347 流体力学 5 《流体力学》 刘鹤年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含实验1学分
14 0600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霍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建筑
工程
课群
组
15 08459 钢筋混聚土结构设计 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康谷贻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 学位课程,含课程设计1学分
16 05500 桥梁工程(二) 5 《桥梁工程》(第一版) 刘龄嘉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 含课程设计1学分 道桥工程
课群
组
17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5 《路基路面工程》 何兆益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学位课程,含课程设计1学分
18 06006 地基处理技术 6 《地基处理》 龚晓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学位课程,含课程设计1学分 地下岩石、矿山课群组
19 08463 矿山建设工程 4 《井巷工程》 东兆星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0 18910 土木工程实验 3.5 含(00421)物理(工)(实践)、(02276)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实践)、(02449)建筑结构实验(实践)、(05721)流体力学实验
21 18911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 2 含(02443)钢结构(实践)、(08460)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2 18912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3 含(02443)钢结构(实践)、(08461)桥梁工程(二)(实践)、(02408)路基路面工程(实践)
23 18913 地下、岩石、矿山课程设计 2 含(02443)钢结构(实践)、(08462)地基处理技术(实践)
24 18914 土木工程毕业考核 不计学分
自考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科目有哪些 推荐课本有哪些
自考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线性代数、物理、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结构力学(二)、土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建筑结构试验、工程地质及土力学、钢结构、流体力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桥梁工程(二)、路基路面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等。
自考土木工程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
自考土木工程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猎考网自考平台教务老师就简单为大家说一下。
土木工程专业自考科目一般包括以下15门课程,具体需要到所在省教育部门官网查询,上面有主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省份,主考的学校和专业都有很大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英语、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结构力学、绲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水力学、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现企业管理、建筑结构试验。
根据要求,上述课程的考试方式,除实验、实习、设计课外,其他课程考试均采用笔试,并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自考报名条件
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
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
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
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
5、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报考专业。对某些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医学类专业等)将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限制报考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