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平时分怎么算
来源:湖北专升本网 阅读人数:428 时间:2024-06-29 21:44
自考本科平时分怎么算
五五是平时成绩(包括网上作业或者论文)占总成绩的50%,三七是平时成绩占30%。就是如果你平时成绩满分,五五的只需要超过20分就过了,三七是要考43分以上。
自学考试制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特点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制度,它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有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助学活动,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自学成才的摇篮。
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工学矛盾小、费用低,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学习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时间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符合学位条件的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照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学校招生考试均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作为国家考试制度,它由国家建立,由政府考试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考试权,按照国家规定的目标和标准,面向全体自学考生实施严格的国家考试,是国家承认的学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推进在职人员专业教育和出校门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自考是不是也有平时分啊
自考是没有平时成绩的,是直接考一门课程,合格就是这门课程过关了。
自考平时分满分是多少?
自考的全称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推行的面向社会招生的一种考试形式,主要目的在于让低学历人群,或想要提升学历的人群通过参加考试获得更高的文凭,那么自考平时分满分是多少?
自考单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成绩达到60分便为及格。此外,如果想拿到自考的毕业证的话,需要确定好需要修读的学分总数,考完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所有理论课程且成绩合格才有资格申请毕业。
自学考试多久可以毕业
自学考试最快两年能毕业。自学考试属于“宽进严出”的教育形式,考生要通过所选专业的全部科目考试才可申领到毕业证书。每次自学考试最多可报考4个科目,而自学考试少则12个考试科目,多则18个考试科目。
自考没有规定几年内必须考完全部课程。但是一般按各专业考试计划的安排,本科为3年—5年不等,专科有部分专业可以两年毕业,而大专起点的自考专套本,由于要学习的课程多,考试科目多,一般要三年左右毕业。
对于完全自主学习的自学考试专科考生来说,一般来说是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自学考试的学习的,因为往往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完成,在这条自学考试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要克服自身的懒惰。
自考有哪些特点
1、开放性和广泛性
参加自考的考生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用经过入学考试,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关的专业。并且自考的专业几乎涵盖了社会上几乎的专业和技能,专业选择上可以更大的满足求职者要求。
2、毕业时间短
相对读其他类型国家高等教育(例如成考、网络电大等),其专科学制最短3年,本科要4年,毕业时间不灵活。而读自考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申请毕业。时间更灵活,最快一年可考完所有课程,申请毕业。
3、文凭认可度更高
自考证书国家承认,学信网终生可查,对比成考、网络、电大文凭,自考学历更受社会认可,广得用人单位青睐,并且国外20多个地区都承认我国的自考学历。
一、自考本科是不是有两种考试制度;一种是有平时分的,一种是没有平时分的,必须要考够60分才能合格?
1、什么是学分制?学分与考试成绩是一回事吗?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
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9学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2、自学考试是否限制及格率?
关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历来传闻很多。尤其当某门课程报名人数增幅较大时,一些考生,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便会担心自考办会对及格率做某种限制。其实这种担心不仅毫无根据,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自学考试自创建之日起,对及格率始终没有任何限制。
作为学历检验考试,自学考试在课程考试命题上,以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为参照标准。每次考试,考生无论人数多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获得合格成绩。如果达不到,自然也就不能及格。至于各年考试及格率的不同,则是由于每一期考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对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灵活运用的能力等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因此,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唯一的捷径就是认真读书,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系统的掌握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切忌猜题押题和临时突击。